子宮肌腺症是容易侵犯生殖年齡女性的常見疾病,尤其子宮肌腺症引起的痛經,可說在所有痛經程度中,最嚴重也最難治療。
a.何謂子宮肌腺症?
廣義來說:「子宮肌腺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如果病灶點長在骨盆腔,即一般所謂的「子宮內膜異位症」;長在卵巢且形成囊腫的,就是俗稱的「巧克力囊腫」;而長在子宮肌肉層裏,就是「子宮肌腺症」。
B.子宮內膜為何會跑入子宮肌肉層裡?目前原因還不明
症狀:
子宮腺肌症也許沒有症狀。當隨症狀出現時,典型的發現是子宮變大、骨盆腔的疼痛和經血過多。經痛是最常見,可能是嚴重絞痛或是類似刀割、針刺般的疼痛。 子宮有的是整個變成球狀地增大或是有局部增大。月經量可能很多甚至帶有血塊,嚴重可能導致貧血,另外經期可能會拖得很長。子宮肌腺症最常見於三十至四十多歲的婦女,不過近年來,二十多歲的患者也逐漸多起來,這可能和子宮內膜異位症一樣,隨著晚婚、晚育、不育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對於二、三十歲的患者而言,最令人擔憂的問題在不孕,一些嚴重的病例,即使做試管嬰兒,也難以著床。
如何診斷子宮腺肌症?
子宮腺肌症經常地是臨床上沒有懷疑而是因其他原因切除子宮時意外發現的。偶爾由子宮輸卵管攝影(用顯影劑注入子宮)可以發現,X光可以顯示子宮壁有時會有顯影劑出現。然而顯影劑出現的範圍不一定就是疾病真正的範圍。核磁共震最近已被認為是有效的診斷工具,不僅能夠的檢查出子宮腺肌症的存在和病灶的範圍程度並能與肌瘤做區分,但是價格昂貴,不符經濟效益。一般利用高頻的陰道超音波在有經驗的檢查者也可以提供精確的診斷。除了臨床症狀及影像學檢查外,血清CA125 也可輔助判斷,在我們大規模研究統計子宮肌腺瘤和子宮肌瘤,發現CA125大於50以子宮肌腺瘤居多。子宮肌腺症的治療
一、藥物性:長效型的GnRHa(促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促進劑;如柳培林 Leuplin
Depot)
機轉:抑制腦下垂體及卵巢激素分泌作用,低動情激素使子宮內膜異位萎縮,造成假性停經
設法懷孕就是最好的治療
懷孕後有將近十個月的時間不來月經,病人有足夠的時間製造紅血球,彌補流失過多的經血,以矯正貧血的問題
用法:月經開始第一到三天依醫囑施打一針隔四周追加一劑,持續治療3-6個月
缺點:臉潮紅、盜汗、陰道及皮膚乾燥 、情緒不穩、心悸 、失眠等停經症狀,停藥後半年後子宮內膜會恢復以往狀況,故建議在治療後半年內懷孕
子宮肌腺症的治療
二、手術治療
子宮全切除手術是最根本的治療方式子宮全切除手術與子宮次全切除差異在是否保留子宮頸,主要的目的是要避免在剩餘的子宮頸或陰道間出現復發的子宮肌腺症
﹡手術途徑
(一)、經陰道子宮切除術 (或腹腔鏡協助經陰道子宮全切除手術) 從陰道切除子宮。陰道從下方縫合,不需要切開腹部。有時需要藉助腹腔鏡協助則於腹部有腹腔鏡之傷口
(二)、經腹式子宮切除術從腹部切口移除子宮,依個人體型和體重不同,這個切口大約15-30公分,可以在內褲上緣下方的橫向切口,但也可能是從肚臍到恥骨部分的縱向切口。
子宮切除後的併發症
﹡術後感染 :次全子宮切除約1.4%,子宮全初除約3.0%
*血腫:次全子宮切除0.7%,;子宮全切除7.4%。
子宮重要的血管是經子宮頸兩側進入, 再分成網狀繁密分枝進入子宮,次全子宮切除則可避開大部份,所以可減少血腫風險。
*陰道肉芽形成:次全子宮切除:無;子宮全切除:21%。
*子宮破裂:從第一孕期到第三孕期都有自發性子宮破裂的可能。破裂的主因,目前認為是殘餘的子宮肌腺症長在手術過的子宮瘢痕組織中,而在懷孕期間因為蛻膜化(Decidualization)而使局部組織變得脆弱造成
設法懷孕就是最好的治療
懷孕後有將近十個月的時間不來月經,病人有足夠的時間製造紅血球,彌補流失過多的經血,以矯正貧血的問題
子宮肌腺症是容易侵犯生殖年齡女性的常見疾病,尤其子宮肌腺症引起的痛經,可說在所有痛經程度中,最嚴重也最難治療。 […]